总有人坚持以“单抗”论来衡量电影的票房成功,试图将某个演员或角色的表现归功于整个电影的成绩。然而,现实中所谓的票房“单抗”几乎是不可能的,电影的商业成功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远非一个演员或角色能够单打独斗的。
首先,电影的成功需要选题的契合和市场的接受度。编剧的笔力,导演的掌控,再加上演员阵容的魅力,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。而在这些基础上,技术部门的配合、宣发的策略、档期的选择以及竞争对手的表现等,都可能对票房产生深远的影响。因此,所谓的“单抗”,其实忽略了这些潜在的、不可见的因素。
以2016年上映的《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为例,这部突破十二亿票房的西游题材电影,是否真能用某一个演员的名字来代表其票房成就呢?郭富城与巩俐,谁是电影的关键支柱?看似简单的问题,背后却涉及复杂的演员番位与角色塑造。
首先来看番位的逻辑。早前的《西游记之大闹天宫》中,甄子丹凭借“动作巨星”身份和“孙悟空”的角色,压过了周润发,即便周润发在咖位上要高过甄子丹。而在《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中,郭富城饰演孙悟空,而巩俐则饰演白骨精。虽然巩俐是“国际影后”,但在这部作品中,她的角色与郭富城的孙悟空相比,位置稍显靠后。导演和制作方显然将“孙悟空”这一角色视为影片的核心,郭富城的番位也因此位居一番。
展开剩余73%说到巩俐的商业号召力,尽管她在影坛的地位无可置疑,然而她在中国市场的商业票房号召力却并不突出。早在2010年,她主演的《谍海风云》票房仅为0.45亿,而2011年的《我知女人心》票房为0.65亿,甚至在2014年主演的《归来》票房也仅为2.9亿。显然,巩俐的商业票房表现远不如她在国际影坛上的地位。
如果说巩俐支撑起了《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的十二亿票房,这种看法显然有些牵强。与其说巩俐为票房贡献了巨大的力量,不如说电影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再看郭富城,这位从1998年凭《风云雄霸天下》夺得香港票房年冠的演员,显然在票房号召力上要强于巩俐。1998年,郭富城凭借《风云雄霸天下》击败了成龙、周星驰、李连杰等多位巨星,成功登顶香港票房年冠,足见其在华语电影市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。
郭富城的职业生涯充满了起伏,尽管他曾因歌唱事业而暂时低调,但他的演技却始终得到认可。从早期的商业片到后来的精湛演技,郭富城的转型不仅仅是在角色的多样性上,更在于他对电影艺术的深度思考。虽然他接戏不多,但每部作品都能够展现其精湛的演技和极强的角色塑造能力。
在《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中,郭富城饰演的孙悟空,依靠他的身体素质和舞蹈功底,完成了诸多极具挑战性的动作戏,展现了他作为“舞王”的极高天赋。尤其是这些高难度的动作由动作宗师洪金宝指导,更为影片增色不少。郭富城的表现,毫无疑问地为这部电影的票房贡献了巨大的力量。
最终,《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的票房能突破十二亿,并非偶然。郭富城无疑是这部电影票房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。虽然巩俐和其他演员的表演为电影增色不少,但如果没有郭富城的硬核表现,这部电影能否在票房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,依然是一个未知数。
至于那些认为“西游题材电影谁去演都能有十几亿票房”的看法,显然是对电影市场的误解。孙悟空这个角色并非谁都能轻松驾驭,它对演员的演技和体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。此外,电影制作方并不会在选择演员时做出轻率的决定,每一位演员的选用背后,都有精心的考虑与策略。仅凭随便选个演员来演孙悟空,票房就能轻松破亿,这种说法实在过于天真。
因此,郭富城的成功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胜利,更是电影背后多方因素共同努力的成果。《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的票房,不仅证明了郭富城的票房号召力,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演员在不断追求艺术突破中的坚持与努力。
发布于:福建省蚂蚁配资-炒股怎么加杠杆-股票资配公司-股票交易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